找到相关内容612篇,用时3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之瑜伽师地论释‘胜利’(三)

    差别,可以将一切有情分成无足、二足、足、多足等大类。如从身相方面的差别,可以分成有色众生和无色众生两大类。如从心相方面的差别,则可以分成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三众生。全部总称九种有情。 上述...由无智,要先趣向如是差别,后方问记。 从此一无智出发,到底是趣向什么地方呢?(产生什么见解呢?)指有三。 (三的是指)一是常与无常的对论,二是有边与无边的对论,三是自作与他作的对...

    陈重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5953201.html
  • 杂阿含与唯识学

    经经文的摩呾理迦,一开始就说明佛陀为了化度众生,而分别说无常、苦、空、非我,因为众生有种种不同“界”,此处之“界”有“因”义,众生皆由五蕴和合而成,但如果要将执著的主见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成有常见论者,断见论者,现法涅槃论者,执我见论者,此众生之所见主要由于无始以来所熏染的习气,与生俱来所带有各种见执种子,这就是“界”,佛陀说法为对应这界执见之众生,故说无常、苦、空、非我,这就是唯识...

    陈琼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3054609.html
  • 印度密教研究之现况及其研究方法

    、密言明显地开列为法、义、三摩地、文等,卷末有如下之叙述︰   『如上陀罗尼、真言、密言、明义依梵文。复于显教修多罗中称说。或于真言密教中说如是称。或有一字真言乃至二字三字乃至百字千字万字,复...略称。最早将两者对照使用的人,是江户中期的慧光。但是,最早记载『杂部』不属于《大日经》系、《金刚顶经》系之密教的文献,却是空海的《三学录》。该书将全部的经典分为经、梵字真言赞、律、论等;其中,经的...

    松长有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4658677.html
  • 佛教思想研究方面比较忽视的几个领域

    rdquo;当中的天神、阿修罗以及饿鬼和地狱众生等。在中国,这类超人间力量信仰主要表现为佛、菩萨、罗汉、护法神信仰,其中佛信仰主要表现为空间上的横三世佛信仰和时间上的竖三世佛信仰,而最流行的则是对...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彼此依存的链条。作为超人间力量信仰中最典型的理论,因果报应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业报轮回学说也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关键。而佛教实践体系中最核心也最典型的超人间力量信仰则是上述...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0859327.html
  • 佛理奥义探究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属感性认识,第六识意识属理性认识,末那识属潜意识,阿赖耶识属本体意识。这八识又可归为,前五识为一类,第六识为一类,末那识为一类,阿赖耶识为一类,这在有漏位与无漏...直觉有共同的一面,就是都没有中介,主体与客体直接沟通顿然显现。西方哲学认为这种直接显现的事物最真实,是人类本有的最高智能。不过,这个直觉能力的表现,是突如其来下可预知的,有于艺术创作的灵感。其实,...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0364613.html
  • 论中国园林文化的和合精神

    极大的关联。如果按照规模、数量以及艺术成就划分,中国园林大致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及风景名胜区园林。然而,无论这园林如何风格迥异,它们却大都属于自然或人工山水园林。正如明代造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3466351.html
  • 略谈《心经》的生命观

    佛教信徒的使命。  佛教中所说的“有情”,其概念应该是很宏观的,内涵很广泛。佛经中把有情生命的开始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是就其基本性质而分,并非一定拘泥在“人”的形式上。在这里,“人”起到了符号的作用,他的内涵应当包括所有有生命现象的个体和物种。正如地、水、火、风“四大”一样,指组成万物的种或基本物质的性质而言,并非是指所有物质统统由这种物质组成。在这里,“...

    王亚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571090.html
  • “众生佛教”说

    所谓普度众生,其概念应该是很宏观的,内涵很广泛。佛经中把有情生命的开始分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是就其基本性质而分,并非一定拘泥在“人”的形式上,包括所有有生命现象的个体和物种也应在内。正如地、水、火、风“四大”一样,指组成万物的种或基本物质的性质而言,并非是指所有物质统统由这种物质组成。当然,人是现在的社会的主宰,充当了现实社会众有情的代表,也就是代表了众有情生存...

    王亚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040685330.html
  • 善生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样膜拜,就好极了!”  “那么,年轻的管家,好好地聆听和考虑。我要开始啦!”年青的施嘉那响应 “好啊,先生!”  世尊说了以下的话:“年轻的管家,就像雅利安贵族规律的子弟已经舍弃了行为中恶习;没有做由动机引发出来的恶行;也没有走向挥霍的六度门;一位雅利安子弟能够避开这十四种恶行,他其实已经是这六度门的看守人,已经踏上征服两个世界的大道,也可以在这个和未来那个世界都能够取得成就。当他死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34062637.html
  • 《阿含经》中的无量心

    《杂阿含经》提到修习类观想,对治烦恼:“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寻思)。”[10]相同的教说也可在《中阿含经》见到[11]。佛法当中,慈心观被列为对治根本烦恼的修法之一,由此可见佛陀对于慈心的重视。  其实,无量心虽观行各不相同,实乃从慈心观开展的四个面相。同样的类观想对治烦恼,佛陀对罗喉罗则开示为安般、无常、不净、慈、悲、喜、舍等七...

    释传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347473.html